2 1 第 5期 第 20 1年 9月 1卷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L N I UNI VERS nY Sp.0 1 e t2 1 V0. . 1 2l No 5 浅谈科 学发声对艺术嗓 音的保健作用 徐艺菲 ( 林 学院 艺术 系, 西 榆 林 7 90 ) 榆 陕 100 摘 要: 艺术嗓音是 声乐的基础 , 如果要获得优美的歌声 , 就必须要有 良好的艺术嗓音 , 而良好 艺术嗓音 的获得 , 必须要建立在科 学发声的基础之上 , 教学者在教学过程 中应认真探 索提 高发声的方法。 关键词 : 声乐; 嗓音; 发声 ; 学 教 中图分类 号 : 6 2 O 文 献标 志 码 : 文章 编号 :0 8—3 7 ( 0 1 0 0 9 0 G4. A 10 8 1 2 1 ) 5— 0 7— 2 对 于歌唱 者来说 都 想拥 有动 听 宏亮且 又 不易 疲 劳的嗓子 , 希望 自己的歌 唱能力能够在健康、 正确的 基 础 上去 提升 。但 是很 多歌 唱者 由于对 嗓音 保护 知 识了解的不够 , 或是发声方法的不当, 致使嗓子在长 期使 用 中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病 变 。 因此 , 为声 乐 学 作 习者应该 了解和宣传嗓音保健 的知识 , 提高保护嗓 音 的 自觉 性 , 视科 学发 声 。 重 声 乐优 于 器乐 的特 点 人声 的特点非其它乐器相 比, 它是人类最先听 到 和感受 到 的交 流 思 想 、 感 的声 音 。每 个 人 的音 情 色都 有 所 不 同 , : 娘 的甜 美 、 脆 , 亲 的温 暖 、 如 姑 清 母 醇厚 , 父亲和兄弟的沉着有力 , 德高望重的老者声音 的苍劲、 安详。 声乐 与乐 器相 较而 言有 如下 的特点 和优 点 : 1它 的乐 器本 身 的可 变 部 位 较 其 它 乐 器 为 多 , 、 可造成各种形态的组合 , 提供各种音色的选择 。 2 它 的喉 内和 喉外 的有 关 发声 的肌 肉 , 分 属 、 部 非 随意 肌 , 不受 意 识 直 接 控 制 , 立 新 习 惯 , 掉 旧 建 改 习惯需教师反复启发 , 且需 花费相 当大的时间来练 习, 而且乐 器 的部 件 , 手 不 能 直 观 看 到 , 学 习 带 乐 给 来一 定 的困难 。 3 在 多 数作 品 中声 乐 都 有 歌词 , 、 于是 这 部 分 音 乐就有了双重表现 , 词和音乐 的结合使音乐富有 了 丰 富的思 想 内容 , 引人 去联 想 , 听 觉上 引起 听者 种 从 种复 杂 而微妙 的心 理感 受 。 4 由于声乐 有 面部 表情 、 态手 势 , 以声 乐 不 、 体 所 仅有 听觉 的可 欣赏性 , 有视 觉 的 可观 赏性 , 还 听觉 和 视觉 的协 调一 致 加 强 了声 乐 的感 染 力 。如 : 唱 表 合 达群 体 的感 受 、 愿望 、 志 、 意 爱憎 , 方基督 教 或天 主 西 教中的唱诗 , 以及清唱剧《 创世纪》 《 、 弥赛亚》 各种 、 一 、 安魂曲中的合唱, 都能使人获得心灵 的慰藉 和精神 的升华 。从近代开始 , 李叔 同的《 国歌》 任光 的 祖 、 电影插 曲《 渔光 曲》 刘雪庵的《 、 长城谣》 聂耳 的《 、 毕 业歌》 《 、 大路歌》 冼星海的《 、 黄河大合唱》